(默斯肯/编译)一天,我开车回家,后座上我三岁的儿子布兰顿突然说道:“妈妈,我胸口痛。” 我们家在这方面已是训练有素——布兰顿自一岁起就被诊断出重度哮喘,尽管医生给他用了每日大剂量的吸入式类固醇药和支气管扩张药,可是症状却从不见缓解。我立即问:“有多痛?哪种动物?” “有一只河马踩在我胸口上。” 我当即一脚急刹车,违规掉了个头,医院的急诊室。医院门口时,我胡乱把车一停就抱着布兰顿冲了进去,一边跑一边喊着:“河马在他胸口!河马在他胸口!” 胸口痛,到底意味着什么?图片来源:activebeat.co 分诊护士立刻把他接了过去:“这里有我,你先去停好车,直接到后面找我们。”几分钟后,等我万分恐惧地从停车场跑到急诊室,看到布兰顿好好地坐在诊床上,悠闲地摇晃着双腿,吃着曲奇,正跟护士聊天呢。 “孩子没事。”护士说,“没有听到支气管音,没有哮喘症状。” 我问他:“你胸口还疼吗?” “疼啊。”儿子嘴里塞满了曲奇。 护士也转过头问他:“还有个河马踩在你胸口上么?” “有啊。” 护士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又问:“布兰顿,河马有多大?” 布兰顿举起他的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一寸的大小:“有这么大啊。” 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有时就会造成理解偏差。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布兰顿的小河马,不止是孩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更是一个异常刺耳的警报,说明我们这些年来,也许一直在为他治疗着一个并不存在的病。我对儿子看护得过于细致了,以至于每一声咳嗽我都严防死守,教他如果感到哪里不舒服,都必须马上跟大人讲。 布兰顿的确是生病了,但他的病情被误诊了。布兰顿得的根本就不是哮喘。 惊人的误诊率 在美国,每年被误诊的人数超过了万,这个惊人的数字相当于纽约和洛杉矶人口的总和,而我儿子就是其中的一员。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年9月发表的报告显示,“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在一生之中都被误诊过,至少一次,而有些时候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一数字是根据年的一项调查结果估算出来的——平均每20个门诊患者中就有一例误诊——被误诊的患者们不是被告知了错误的病因,就是被延误治疗,有些甚至是按照一些莫须有的病被“治疗”了。 事实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误诊率还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一些研究指出,取决于不同的专科,误诊率从10%到48%不等。医学诊断的过程牵扯到各方面大大小小的因素以及各种变化多端的环节,因此,想要计算出真正的误诊率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医疗组织在跟踪记录误诊率。”改善医疗诊断协会(SocietytoImproveDiagnosisinMedicine)创办人兼主席马克?格雷伯(MarkGraber)说,“医院现有的运行系统是无法用来检验诊断中出现的错误的。” 医生也会出错,然而...图片来源:bbmlive.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